地址:台北市中山區樂群三路301號(大直赫士盟大樓1樓)
電話:2-8501-5800
項目:預約制午間與晚間套餐(無菜單)
價位:當天為東京米其林二星ESqUISSE主廚 x RAW 江振誠主廚特製菜單6880元+10%服務費
(Wine Pairing5杯,2500元+10%服務費)
營業時間:
午餐 Am 11:30 ~ Pm 14:30
晚餐 Pm 18:00 ~ Pm 22:00
(週一及週二店休)
商家網址:RAW。官方網站
無線網路:無
鄰近捷運站:劍南路站步行約十分鐘。
附註:預約請上官網。
↑「RAW」
2012年到新加坡時,曾造訪台灣名廚江振誠的Restaurant Andre
當時對於餐點與用餐體驗都留下非常棒的印象,至今依舊回味呢!
江振誠於2014年在台北開設RAW時,在餐飲美食界中引起不小炫風
2015年造訪RAW後印象還行,但沒有想讓人一再回訪的慾望
直到2019年,剛好身邊友人手邊有限定的午間餐會名額但無法成行
得知是RAW江振誠主廚與東京米其林二星ESqUISSE主廚合作便決定再訪囉!
《ESqUISSE x RAW》限定的餐會於1月25、26日登場,我們參加了首場
一起來看看當天究竟吃了哪些好料,大廚之間又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呢?
「食記」2012 新加坡四天三夜 Day 3 (五)。Restaurant Andre。台灣主廚江振誠揚名國際!(上)
「食記」2012 新加坡四天三夜 Day 3 (五)。Restaurant Andre。台灣主廚江振誠揚名國際!(下)
「食記」台北。中山區-RAW(大直赫士盟一樓)。江振誠主廚領軍的創意台灣味
↑「RAW」
一直很喜歡【RAW】那從門面到備餐台的手工打造流線巨型木雕
讓時髦的用餐空間中又多了厚實的溫潤手感,氣場流動貫穿其間。
↑「RAW」
我特意選擇了能看見廚房動態的座位方向,好想進去呀!
↑「菜單」
這次午間餐會由【RAW】與《ESqUISSE》兩方共同聯手打造
強強聯手的菜單看來像是謎,每個字都看得懂,但湊一起就是個問號
經過服務人員解說,才知道標有經緯度的是《ESqUISSE》的菜色
另外穿插其中的則是由【RAW】推出的,海拔高度與經緯度來作為主軸。
《ESqUISSE》法語意為素描,是一間位於日本銀座的米其林二星法國料理
Chef Lionel Beccat雖是來自法國的科西嘉島,但烹調卻深受亞洲文化影響
有趣的是RAW主廚江振誠出生於台灣,卻也因著長時間在南法生活而孕育出其獨到之處。
↑「飲料單」
第二頁則是五款特色飲料,最下面則是Wine Pairing五杯(2500元+10%)。
↑「擦手濕紙巾」
木盤裝載著小圓錠,服務人員添加水後成了擦手紙巾。
↑「餐具」
拉開木製抽屜裡頭擺放了用餐間會用到的餐具與餐巾。
↑「2015 Weightstone Vineyard Estate & Winery。Cuvee Classique Blanc de Blancs Brut」
當天我跟友人都自知酒力有限,因此僅點了一套Wine Pairing一起share。
首先送上第一杯是帶著細緻氣泡的Blanc de Blancs,顏色相當迷人
喝起來帶有水果風味也很耐喝,沒想到這可是台灣本地的品牌呀!
↑「2015 Weightstone Vineyard Estate & Winery。Cuvee Classique Blanc de Blancs Brut」
1720純手工限量製作,目前僅在祥雲龍吟、Raw、Ruth’s Chris獨家販售噢!
↑「ORIGIN・A +62M: P +7M: K-360M 酸模鮭魚」
第一道名為《ORIGIN 起源》,靈感來自於兩位大廚的緣起
Chef Lionel與江振誠曾在法國米其林三星La Maison Troisgros共事
這道《酸模鮭魚》可是La Maison Troisgros經典,也代表兩人料理源起。
↑「酸模鮭魚」
《酸模鮭魚》作法是將鮭魚排壓扁香煎,搭配加入酸模葉的奶油醬汁
酸模葉外型與波菜頗為類似,主要產在北半球溫寒帶區域,台灣很少見。
這天吃到改良版的經典名菜作為開胃呈現,使用燻鮭魚搭配鮭魚卵點綴
一口咬下感受到薄如紙翼的餅乾底,脆脆的口感帶著些微香甜味。
↑「酸模鮭魚」
中間則是混著酸模葉的醬汁,香濃滑順中又帶著些微的酸,很是開胃。
↑「ORIGIN・A +62M: P +7M: K-360M 海膽」
第二道開胃是以海膽為主角的小品,使用仿海膽紋的白碗盛裝著。
↑「海膽」
掀開雪白蘑菇薄片,下方覆蓋著海膽,最底層則是青蘋果果凍
看似很不搭嘎的元素融合在一起竟不覺得突兀,反而是互相幫襯著
話說送上桌時聞到了一股腥味,心想著不妙...還好入口後沒有這個問題...
↑「ORIGIN・A +62M: P +7M: K-360M Rossini 羅西尼」
日本和牛混著豬肉做成炸串的方式,搭配醬汁與生鵪鶉蛋
吃起來多汁酥脆稍微油膩了些,整體記憶感較薄弱。
↑「鄉村麵包」
RAW的麵包我相當喜歡,外層極為酥脆、裡頭濕軟帶著彈Q咬勁
但當天覺得很順序似乎略為顛倒了,吃完了開胃小品才送上麵包
讓我們癡癡等候近半小時才送上開胃菜的空檔,若有這籃麵包多好。
↑「麵包盤」
當天附上特製的可愛麵包盤與抹醬小木柄,作為入肚前的中繼站
服務人員倒也算是勤快,不時會前來清理麵包屑保持桌面整潔。
↑「特製奶油」
附上打發後的奶油混著蕎麥顆粒香氣,淡淡鹹香滋味,配上麵包甚是銷魂美味!
↑「主廚江振誠」
用餐途中,主廚江振誠先暫停了餐會中的音樂拿起麥克風介紹這次餐會。
↑「Chef Lionel Beccat & 主廚江振誠」
主廚江振誠稱讚Chef Lionel Beccat是料理詩人。
↑「ESqUISSE x RAW 」
江振誠主廚不忘介紹後方廚房內的夥伴們,也看見廚師Alain身影。
↑「2015 Domaine de Pechpeyrou。Vin de France El Angel 1 ere Mise' Rose' 」
第二杯酒顏色相當夢幻,喝起來也是帶有果香味。
↑「ISLAND・42°N'9°E 40°N'141°E」
選用來自雲林的茄子、紅甘佐以炭燻油,魚肉非常美味
不過茄子倒是纖維略出了一些,吃起來不是很順口。
↑「HOTIZON・M +62M: H -10M: B +62M 」
看起來像娃娃菜的苦苣之於歐洲人,就像苦瓜之於我們一樣
雖然本身帶有苦味,但卻是菜餚中很常見的使用食材之一喔!
菜葉中混著伊比利火腿末,苦中帶著淡淡香氣。
↑「LIFE・41°N' 12°E'」
名為LIFE的料理靈感來自於Chef Lionel Beccat出生的科西嘉島
四面環海的科西嘉島盛產海鮮,鑄鐵鍋內的滾石放著兩尾龍蝦作為代表。
↑「龍蝦」
龍蝦熟度控制得非常好,入口還能感覺到七八分熟的龍蝦肉質脆口,滋味鮮美極了!
↑「LIFE・41°N' 12°E'」
搭配龍蝦一同送上的還有削成薄片的水果玉米,撒上爆米花與烏魚子增添香氣
底層還有麵疙瘩,吃起來口感偏軟,這一道料理我很喜歡玉米的呈現與醬汁。
↑「金目鯛」
金目鯛肉質細緻滑嫩,上方還帶著魚鱗酥炸增添脆口香氣。
↑「料理道具」
席間,服務人員過場介紹使用的料理工具與材料,鹽焗、粽葉與麵包烤。
↑「2009 Domaine de Rapatel Vin de France Grande Signature。Rouge, Cuvee Arthur」
迎接下一道野鴨,第三杯搭配的是紅酒,不是我的菜。
↑「LATITUDE・M +62M: B +125M: C +281M 蒙佩利爾奶油、野鴨、甜菜根」
使用嘉義的鴨胸裹上混著竹炭粉的麵包粉,搭配蒙佩利爾奶油
一旁搭配鹽焗後的甜菜根、草莓乾碎,均衡了滋味。
↑「Genshu Takacho Junmai Ginjo 」
第四杯是帶有細緻氣泡的清酒,雖然稱不上喜歡但嚐鮮還是挺有趣的。
↑「INTUITIVE BRIDGE・43°N' 142° E' + 7°E」
名為直覺的這道料理是我覺得這次餐會中最有趣也最有記憶的亮點!
看起來外觀就像是小糕點似的,但其實這可是昆布加乳酪的創新搭配呢!
乳酪使用Mascarpone cheese、Goat cheese與Combat Cheese三款
混拌著松露碎增添香氣,昆布做為千層模樣穿插其中,吃起來十分迷人
淋上清酒製作的醬汁則是Chef Lionel Beccat耗費一年所想出的搭配
我真的很喜歡這品!但同行好友卻是吃了一口眉頭直皺~哈哈哈!
果然喜不喜歡這道料理也是很直覺的呢!
↑「BIRTHPLACE・R +5M: RA +281M: V+7M」
鮮豔的紅點配綠底送上,第一時間浮現的是圓點女王草間彌生
醃漬過的大黃、覆盆子與馬鞭草製成,充滿草香,很適合清清味蕾。
↑「2010 Christian Binner Alsace Vendange。Tardive Hinterberg Muscat」
麝香葡萄釀造的白酒作為今日最後一杯酒。
↑「FLYING MEMORIES・35°N' 139°E'」
甜點是Chef Lionel Beccat兒時的記憶,草莓與芹菜是主要元素
草莓可以吃到新鮮、醃漬與風乾後三種不同風味與口感
搭配甜豆、甜豆泥、芹菜小段、柚子碎與餅乾,吃起來好特別...
↑「找找看」
最後用大家來找碴的小遊戲,送上核桃糕囉!
↑「核桃糕」
新鮮核桃下方是軟糯香甜的核桃糕,好吃!
↑「菜單」
餐後送上解答卡,今天食材與風味你感受到了哪些呢?
解答卡上有四個主廚的簽名,與今日菜單一同封起作為紀念。
↑「筆記本」
最後送上筆記本,主廚江振誠在這充滿科技資訊的時代別忘了手寫的美好與重要。
↑「合照」
最後得意送上與兩位大廚的自拍照,完全掩蓋不住的笑意啊!
後記:
這次參加【ESqUISSE x RAW】的午間餐會嚐到雙廚的限定菜色,美中雖有不足但也值得紀念
若帶著星級標準來看這次的午間餐會,讓數桌客人空坐著等候近半小時才上菜實在不及格(我們也在其中)
菜色部分服務人員解說不夠仔細,可能因為過於忙碌許多細節處都有些忽略,但也有幾位值得鼓勵。
RAW飢餓行銷做得很足,目前都還是處於很難訂位的狀態,也常聽到抱怨不公平的情況
這樣的方式也是令人有些疲累,下次若再回訪應該也會是朋友幫我訂好再去囉!
圖/文:Bibi/Mana
【延伸閱讀】
「食記」台北。中山區-RAW(大直赫士盟一樓)。江振誠主廚領軍的創意台灣味
「食記」台北。中山區-態芮 Taïrroir。榮獲2018台北米其林指南一星殊榮的台灣精神法式料理
「食記」台北。大安區-MARU 丸。2018米其林餐盤推薦!堅持食材的高品質無菜單日本料理!推薦❤️
「食記」台北。信義區-Wildwood(新光三越A9四樓)。米其林星級主廚林明健最新力作
「食記」台北。中山區-台北萬豪酒店MARK'S TEPPANYAKI。獨立包廂品嚐美味鐵板燒
若文章對您有幫助,別忘了幫我按個讚唷!這是讓我持續十年寫文的動力